流淌的光影,宋式美學的理解與實踐—蘇州萬盛江南
每個國人內心都有一份對宋式美學的理解,極簡與優雅是國人對其通常的描繪。但或許一千個中國人有一千種宋式美學的解讀,而在萬盛江南的示范區里,我們試圖用現代的材料、技法和語匯,去描述獨屬于這個場地的宋式美學理解。青島別墅庭院設計公司——蘭亭景觀為您介紹。
-項目背景-
Backgound
項目坐標蘇州甪直中心區,地塊兩面環水,東沿松浦路、南依曉市街、西臨浦里塘、北靠浦里塘支流,距離甪直古鎮不超過1km,周邊有多個商業、學校和城市服務配套,地理位置優越。作為一片剛剛起步融入蘇州工業園區的板塊,其地域價值正逐漸被市場認同,但同時由于其所在城鄉交界處的特征,沿街界面建筑風貌相對凌亂。所以一開始這個項目的命題就是,如何在心理上、文化符號上與地域文化的鏈接,在界面上、效果上與周邊混亂邊界的區隔。青島花園設計公司——蘭亭景觀為您介紹。
示范區選址于地塊的東南角,這個占地約6000平方米的室外景觀空間,在大區地庫、售樓處、社區門頭的限制下成為了東西兩塊三角形地塊,西側占地2000平方米,而東側占據城市公共空間一角約3000平方米,既是示范區的展示面也是未來城市的口袋公園。整個空間與入口門頭、建筑售樓處之間呈現一種互相滲透你中有我的狀態,景觀空間在這里是不自由的,被建筑墻體定義了動線甚至觀賞面,但景觀空間在這里也是自由的,在壺中空間中做出可以暢想于未來生活的小天地,是這個項目的最大挑戰。
區位上帶來的在地山水文化的延續要求,場地本身條件帶來的動觀體驗的要求、畫面營造的要求、壺中天地的精神需求,都讓我們不禁把目光投向千年前就成熟的東方審美方式,試圖挑戰性的問自己一個問題:宋式美學語境下的園林在物理表現形式上是什么樣的?我們把目光轉向了“宋式美學”。
-關于宋式美學的園林理解-Aesthetics Of Song Dynasty & Landscape
據說村上春樹寫文字喜歡先寫成英文,再轉譯成日文,因為他認為這樣的轉譯過的日文,更加直接、更加有節奏,更能表達他的情緒和力量。所以,如果我們可以做一次有趣的嘗試,用當下的普遍理解去直譯宋代的精神現象,避免用生僻的、表意的、模糊的、情緒化的語言去描述什么是宋式審美,而采用當下的技術材料和空間形式去直譯什么是宋式美學的具體物理表現形式,將其實現在項目中。如果這么做會是什么樣的設計,是否可以更直接的表達空間的宋式美學里的情緒和力量?青島庭院設計公司——蘭亭景觀為您介紹。
任何時代的審美都有其相對應的生存土壤,宋代因為獨特的內外部環境,造成了兩宋文人在一種內向封閉的境界中實現著從總體到細節的不斷自我完善,與漢唐相比,兩宋士人的宇宙世界縮小了,他們更加耽于現下享樂,追求當下的雅事,宋人吳自牧在其筆記《夢梁錄》記載:“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閑事,不宜累家。”而彼時的園林則是這些雅事的容器。
宋人在繪畫中記載了其日常的雅事:畫卷中古人身著清新典雅,于松、石、梅、竹之間點茶、論畫、品畫、插花,我們也在這些雅事縫隙間得見當年園林的酥軟自然的局部,水岸是清淺自然的,竹子是成片疏朗的、松與梅是曲折有勁的、石是與水有關的,且往往巨石獨立并總有幾塊石頭探入水中顯得生動自然,宋人于自然疏朗山林水岸之間,擺上一隅方桌甚至尋一處巨石作為臺幾,或是一桌酒宴、或是一餐冷食、甚至幾掛畫作。青島花園設計公司——蘭亭景觀為您介紹。
宋人更在詩詞中表達著纏綿悱惻與空靈婉約,以景寄情托物言志,如“東堂先曉簾掛扶桑暖…藏花小屋,蝶徑深深見”,再如“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這樣的詩詞在空間敘事上,字里行間最喜描繪曲徑通幽,鐘愛敘述高度協調的色調,表達婉約細膩的情緒,以細節處不停打動人,不難想象當時的園林,自然也會有著這樣的空間敘事節奏與婉約色調。青島別墅庭院設計公司——蘭亭景觀為您介紹。
當下宋時園林早已消逝在歷史長河中,我們只能從古籍中窺探得一二:艮岳作為皇家園林,為彼時疊石理水的最高水準,以巨石獨置、山嵌水抱,植物疏朗、山頂臺榭模擬杭州鳳凰山、長安曲江池,將宋徽宗的詩與遠方再現于北宋的東京,可惜泯滅于戰火之中;我們可以從司馬光的《獨樂園記》中一窺其疏朗、質樸、淺草入水、以竹為廬的獨樂園;至于幾易其主最終還以入園處的北宋山體以及清代格局存世的滄浪亭,我們可在在《滄浪亭記》中,可見其“前竹后水,水之陽又竹,無窮極。澄川翠干,光影會合于軒戶之間,尤與風月為相宜“的風貌。
-宋式園林美學下的場地題解-
Title Solution
宋代園林以繪畫、詩歌、古籍的方式烙印在國人的印象中,如果非要用形容詞來定義宋式美學下的園林,那就是簡遠,疏朗,雅致。
關于場
ABOUT THE SCENE
質感連續、簡約精致
關于水
ABOUT WATER
靈動多變、水石相繞
水岸空闊、淺草入水
關于木
ABOUT THE TREE
古木疏朗、獨木成景
片林連綿、空間圍合
關于石
ABOUT THE STONE
巨石獨置、石木相依
-寫在最后-
Afterword
任何時代的審美形式都是那個時代科學技術的至臻表達,而宋代遠離我們千年已有,很多基于當時技術局限而進行的特殊表達已經在歷史的塵埃中煙消云散了,但宋代的人性格中的婉約曠達,審美里的簡遠、疏朗、雅致最終鐫刻在國人的記憶里,流轉了下來。甪直的萬盛江南,是我們基于對宋式美學的當下技術表現的理解。我們希望生活在這里的人,可以在繁瑣俗世之后靜下來感知這份只屬于這中國人的浪漫與留白。